話說.內行看門道.外行看熱鬧.來到台南楠西的江家古厝.對於建築外行的我不愛熱鬧.卻愛看"門"道.
關於楠西江家古厝的歷史 請點 ---> 鹿陶洋江家古厝
早春二月的午後.古厝屋簷上的天空很藍.映得這群古老建築的紅磚屋瓦更是美麗.
因為有個盛大的晚會即將在此進行.所以正門前的廣場正在趕搭舞台.古厝正門被遮了一半...
一群婦女聚集在堂前閒話家常.我向她們問候:
”阿姨.午安.妳們都住在裡嗎?
是呀!
喔~那麼大家都姓江.
我們不是剛的(公)!我們全是母的啦! ”
我們說的是台語. 哈!幽默又可愛的阿姨阿嬸們!
對於老舊的事物.我總是興趣高高.散步在鹿陶洋的聚落間.看著台灣的傳統老屋.
無論是竹管牆 竹片牆 紅磚牆 都帶給我莫大的懷古感受.
想著.有多少的歲月經過.又有多少人的人生在此經歷過.而這一片老屋聚落又見證過多少的悲歡阿!所以在此特別能感受到時光悠悠.
雖然.很多的屋厝都已重新整修.而裝上鐵窗鐵皮屋頂.但還是有一部份年久失修已經頹圮的老厝.
在這些破屋身上我看到了舊時代的繁華.過往雖已斑駁但卻是真實的...
不愛熱鬧的我看的又是啥門道呢?
我在這片百年聚落裡.看到了好多的門扉.
這些木門上沒有繁複華麗的雕刻.但我卻對這樸素柴門上的門環感到興趣...
一般的圈狀門環.造型簡單.用手墊墊有點重量.應是鐵鑄的.
這對門環.讓我聯想起民間故事.傻女婿裡的一段~
傻女婿娶了員外家的三小姐.不久後生了一個白胖的兒子.員外喜出望外.但小嬰兒非常愛哭.總是哄不住.
有一次員外抱著孫子來到花園裡散步.邊走邊哄著.都快累死員外老身了.這孩子還是哭不止.直到員外抱著孫子來到門邊.手叩門環.這孩子聽見門環叩叩叩的聲音.竟然就笑了.
後來員外便將孫子取名為李門環.這李門環長大後是枚狀元呢!
這一對銅環.應是全聚落裡最美麗的門環!覺得她是一付藝術品.
帶點西洋巴洛克風格.樣子雖有點像鐘.但我覺得應該是鈴蘭也或許是木棉花.
一張廢舊檯櫃上的鎖.分別為銅錢與葫蘆的造型.
看看這些老門環再比照一下現在的喇叭鎖.是否能體會到舊時代的優雅與美麗?